木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木盒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彭溪玉塔八旬翁重展黄汤绝技郁金

发布时间:2020-10-18 16:12:25 阅读: 来源:木盒厂家

彭溪玉塔八旬翁重展黄汤绝技

挖掘传统名茶制作工艺 助力推进茶乡品牌建设

日前,我县对《泰顺茶叶志》第三稿进行会审。期间,与泰顺三杯香、“白毫银针”等名茶并列的泰顺“黄汤”,备受人们的关注。据介绍,明清时期,泰顺“黄汤”、“白毫银针”等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还成为贡茶,名振一时。而如今,泰顺“黄汤”制作工艺在我县民间的状态如何?它有过怎样的一段发展经历?记者于日前进行深入探访。

黄汤历史:风雨沧桑 两百多年

据相关历史记载,泰顺“黄汤”始于清代,距今已200余年。以我县五里牌和东溪产的“黄汤”最为有名。泰顺黄汤在民国时期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为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采访中,令记者欣喜的是,泰顺“黄汤”传统制作工艺至今在我县彭溪镇玉塔村还在延续。当地83岁的老人李思插,从10多岁起制作黄汤,已有60多年历史。他是当地制作黄汤为数不多的人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茶人。

3月13日,记者专程赶到彭溪镇玉塔村。提到“黄汤”,李思插介绍:“我的爷爷是制作黄汤的能手。我10多岁时,每年清明前后春茶开采,爷爷制茶时,都要叫我当帮手,帮他翻拣茶青中的杂质,每次总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黄汤制作的技术要领。他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学会黄汤制作工艺。”

爱上黄汤制作后,李思插一直不曾丢弃这门技艺。为了精益求精,后来每次去茶园里干活,他还向身边有经验的人求教黄汤制作的技巧,久而久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黄汤色味:不同绿茶 有别红茶

李思插告诉记者,黄汤作为名茶,与绿茶和红茶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黄汤必须要手工加工,只有手工制作,滋味和色泽才会纯正,由于产量不高,更显得珍贵。

李思插说,“黄汤”从外形观看呈黄色,泡成茶水后,汤也呈现明显黄色,而茶干的颜色也透露着纯正的黄色。黄汤制作最关键就是“闷”的工艺,“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叶质量的好坏。

据介绍,制作黄汤的茶叶一般采制于清明前后,以选细嫩多毫初展的芽叶,经杀青、捻、闷堆、干燥等工序精心细制而成。“黄汤”的气味与绿茶不同,香气清芬、茶味甜醇,色泽橙黄鲜明、黄绿光润,条形紧细多毫。这也是黄汤与其他茶所不一样的又一个地方。

黄汤销售:取道平阳 走俏南洋

李思插老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泰顺“黄汤”走向市场的路线。他说,当年邻近的五里牌村也有人做“黄汤”。由于是纯粹的手工制作,黄汤产量并不高。老人至今还记得,当年玉塔当地,黄汤产量逐年递增的数字:1971年,30斤;1972年,50;1973年,70斤;1975年,100斤。他加工好黄汤后,要靠挑到五里牌汇总,再从那里运到平阳县水头,集中出运。李思插说,这也是泰顺黄汤与平阳水头关系密切的原因。经过水头,泰顺“黄汤”北到上海,南下福州,通过两个口岸走出国门。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当年,泰顺“黄汤”最远曾销到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因为量少,自然身价也不菲。清代,泰顺“黄汤”、“白毫银针”被列为贡茶,嘉庆十五年作为主要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

黄汤发展:曾经辉煌 走向黯淡

黄汤制作工艺在我县的五里牌、玉塔以及东溪一带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玉塔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后来的时光中,无论市场上的茶叶生产景气或不景气,当地“黄汤”加工技艺却始终没失传。在玉塔村,除了李思插外,还有两位村民也懂得“黄汤”的炒制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泰顺“黄汤”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由于知名度的提高,泰顺黄汤在市场上开始走俏,玉塔的“黄汤”加工量也开始逐渐增大。事情总是两面性质的,泰顺黄汤在市场上的行情看好后,很多人一哄而上制作“黄汤”,未能在工艺和质量上得到保证,致使鱼目混珠。最终在1980年代末期,泰顺“黄汤”销售步入低谷,一蹶不振。即便如此,李思插始终从事着黄汤的加工,他说,每次炒制的数量不多,仅是当作礼品,赠人品尝。从爷爷那里学到的技艺却从未忘记过。

黄汤前景:弘扬名茶 增彩茶乡

作为在泰顺流传了200多年历史的一道名茶,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市场效益。记者了解到,如今位于玉塔村的玉塔茶场,从保护传统民间工艺的目的出发,凭借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准备进一步发掘“黄汤”制作工艺。今年春天,重新改建了专门用于“黄汤”炒制的锅灶。采访中,一位老茶人对此表现欣喜,他认为在泰顺民间流传的“黄汤制作工艺”是一份无形的财富,它对于弘扬茶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它能发扬广大,为泰顺茶乡再添一份靓丽的光彩。

南京皮肤病医院医生出诊时间

治男科医院排行榜

专业妇科医院哪家好

大连治湿疣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