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木盒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最严IPO下次新股仍业绩变脸谁之过

发布时间:2020-10-16 23:06:31 阅读: 来源:木盒厂家

最严IPO下次新股仍业绩变脸 谁之过?

今年以来,已经有67只个股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值得注意的是,8家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个股,其中报业绩均遭遇大变脸。榜单中中期净利正增长的个股仅有众信旅游和楚天科技两只个股,众信旅游增幅为15.5%、楚天科技预增0-10%,与近三年年报数据相比,差距甚大;其他6只个股中期净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安控股份、绿盟科技、东方通3只个股均跌幅超过100%。  如此情景耐人寻味,这应该是谁的责任?

皮海洲:新股快速变脸凸现发审制度弊端  新股为什么会出现快速变脸现象?这与目前的新股发审制度有关。虽然说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现象在A股市场并不少见,但从以前的情况看,业绩变脸通常都是公司上市一年或两年之后的事情。新股如此快速变脸的情况在以前较为少见。而目前新股之所以如此快速变脸,主要是基于管理层的监管思路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新股发审来看,发审委会对发行人的质量予以关注,但现在的新股发审,监管层淡化上市公司业绩指标,而强化发行人的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如此一来,哪怕发行人在新股发行前已发生业绩变脸现象,但只要发行人披露了、提示了,发审委同样会为之打开绿灯。这就是当前新股快速变脸的原因所在。  也正因如此,新股快速变脸凸现了新股发审制度的弊端所在。首先是目前的发审制度更加不能对发行人的质量把关,新股更加成为垃圾场,新股发行更加成为发行人的圈钱行为。毕竟从之前的新股发审来看,虽然说新股发行质量问题一直也是比较突出的,但至少不会出现这种新股上市马上“变脸”的情况。退一步说,即便发生这种新股业绩快速变脸的情况,市场也可以追究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责任。但在目前这种发审制度下,新股快速变脸已经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而且上市公司只要进行了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投资者甚至都不能再追究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责任了。这对于发行人与保荐机构来说,无疑是特大喜讯,也是对发行人变脸行为的纵容。如此一来,新股快速变脸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其次是目前的发审制度更加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正如前款中所提到的,新股快速变脸,只要进行了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发行人与保荐机构都无需为这种变脸行为来负责。于是所有的责任就都只能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了。就此而论,投资者面对新股需要进行理性投资,这是新的发审制度对投资者提出的要求。但问题是,发审制度为什么就不可以理性一些,让一些“好公司”上市呢?为什么要安排一些“坏公司”来考验投资者的“理性”呢?明知A股市场并不成熟、明知A股市场的投资者并不成熟,却把一堆垃圾股推向市场,要让投资者后果自负,这算不算是“挖坑”给投资者跳呢?因此,目前的发审制度不是在保护投资者,而是对投资者的一种算计。  当然,要求发行人信息披露透明是不错的,但仅仅只有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严刑峻法来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透明,对虚假信息披露者予以严惩,以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侵害。如果没有严刑峻法来保驾护航,管理层要求发行人信息披露透明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如有的业绩变脸公司,上市前业绩成长性十足,但上市后就出现业绩变脸现象,难道这其中就不存在业绩包装而欺诈上市的情形吗?这类公司的信息披露就真的做到了真实透明吗?——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  因此,目前的新股快速变脸现象也给时下紧锣密鼓地筹备的注册制敲了一次警钟。毕竟目前的新股发审制度是注册制的提前预演。如果注册制不精心准备,没有严刑峻法来护航,没有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措施,那么注册制只会让更多的垃圾股在中国股市里泛滥,成为投资者的又一场灾难。  曹中铭:最严IPO核查无法为新股业绩背书  IPO重启后上市的新股正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新股挂牌后遭到市场的疯狂炒作,无论是1月份的48只新股还是6月份上市的新股都是如此,中签意味着暴利。另一方面,新股上市即“变脸”的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亏损的亦不鲜见。  今年以来,已有67只新股登陆资本市场。而在众多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中,停牌欲实施资产重组脱困的不在少数。如东方通在经历了一季报亏损、中报预亏以及高管人事地震之后,于6月23日公告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事项。安控科技在上半年预亏超千万元的情形下亦准备资产重组,8月4日宣布重组失败后股价产生大跌。事实上,上市当年即宣布重组,并且还是众多公司一同出现,这无疑也是新股上市的另一道“风景”。  去年监管部门启动了堪称史上最严厉的IPO财务专项核查,但今年却出现新股上市即变脸这一奇特“景观”。两者之间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是如此的“讽刺”。笔者以为,即使是最严的财务核查,其实也无法为新股的业绩背书,也不应该为新股的业绩背书。而众多新股出现业绩变脸,并非没有原因。  一是行业性因素导致业绩变脸。与众多新股一样,龙大肉食无疑亦是一块“肥肉”,其发行价格9.79元,其6月26日挂牌后连续7个交易日封于涨停,第11个交易日上摸31元的高位,较发行价格上涨超过2倍。然而,上半年业绩将出现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下降。  二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如安控科技上半年预亏,与上市公司业务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相关,而且由于每年上半年收入全年占比不高,但因为其费用发生较为均衡,由此导致上半年亏损加大。在A股市场上,像安控科技这样前亏(或业绩下滑)后赚受季节因素影响的上市公司并不少。  三是发行上市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隐性费用需要“解决”。一家公司上市,所产生的费用并非只有宣传、承销、路演等方面能摊上桌面的费用,还有一些隐性的费用需要摊销。上市成功,这些隐性费用需要“消化”,如果上市公司收入与所处行业或季节相关,那么其会“就地打滚”将相关费用“解决”,进而导致业绩变脸。  当然,因为包装粉饰或财务造假导致业绩变脸的嫌疑亦不能排除。去年IPO财务核查,主要依靠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的自查,而监管部门的抽查则覆盖面太低,并不能排除某些发行人抱着侥幸的心理闯关的可能性。而一旦获得挂牌的机会,主肖可能通过业绩变脸的方式掩盖或“洗白”上述问题,从而变成一家“正常”的上市公司。  历经IPO财务专项核查后,新股业绩出现快速变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初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而没有将一家真实的上市公司展现在投资者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行人信息披露的质量更重要。如果发行人在所有的信息披露上都能做到及时、真实、准确与完整,并充分揭露了投资的风险,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市场如何选择了。成熟市场中常常有发行失败的案例出现,而A股则无一例,这与A股“圈钱市”的本质有关,也与其极不成熟有关。而绩差公司也能成功上市,这亦是其应该为之付出的代价。  黄湘源:如此“注册制演练”其实更不靠谱  所谓“史上最严审核”的说法现在看来一点也不靠谱。取而代之的更有新意的时髦说法是“注册制演练”。相比而言,“注册制演练”也许可以更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在经历了一个也不少的行政审核关口之后的新股一上市就变脸,并迫不及待地要资产重组。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提前量的“注册制演练”,如果不无把投资者当成转基因试验品之嫌,则不仅比“最严审核”更不靠谱,而且也更让人害怕。  单从让投资者对什么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注册制发行有一个更直观的体验出发,新股发审机制的“注册制演练”,理论上或不无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并不触及行政审核制最核心的权力审核体制本质上的根本性改变,且投资者权益法律保障机制的配套也还没有来得及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还不具备一步到位进入注册制时代的条件下,发审机制单兵突进,提前按注册制的要求放弃实质性审核,则不无偷梁换柱之嫌。这不仅是对还没有来得及了解注册制的市场和投资者不宣而战,搞突然袭击,而且,跟将投资者当成转基因试验品简直就没有什么两样。  投资者或许还在以为目前的发审机制依然还会像以前那样以“史上最严审核”的审核把关程序将一切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发行对象拒之于门外,却突然被迫面对一大批“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新股。这根本就是一场不设防的遭遇战。他们所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审美疲劳”,更是价值观变异的考验。证监会一方面不肯放下行政审核的权力,一方面却要投资者对连发审机制自己也还处在试错阶段的条件下所通过发行的新股独立承担价值判断的责任,这对于投资者不是一般性的不负责任,而是极大的不负责任。事实上,一些被通过发行的新股,不仅存在较大比例的业绩变脸风险,有的还存在某种远比一般性的瑕疵性质问题更严重得多的历史问题或现实问题,怎么能够因为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核而将这样的严重问题股也扔给市场自己去面对呢?即使在美国也不会轻易地让这种严重的问题股如此轻松地蒙混过关。更何况,我们的市场现在还没有具备美国那样的信息披露隐匿问题一旦东窗事发必将遭到严厉追究的法律环境和法治条件。  新一轮的新股改革呈现备受市场欢迎的低市盈率、低价格、低募集的“三低”特点,但是,监管放纵下的“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以及一上市就变脸和上市不久就重组,却在令打新受益者再次面临被套之苦的同时,也使得新股发行改革红利向投资者倾斜的政策又将重新会有被销蚀于无形的危险。笔者认为,监管当局在推进注册制改革的进程中应当注意研究和适应行政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时期的特点,重新审视和修订真正具有过渡时期特征的发审发行办法和重组再融资规则,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简单地以形式主义的所谓“注册制演练”代替发审发行体制乃至资产重组和再融资制度的深层次改革。否则,不仅将对热衷于打新炒新的投资者有可能形成严重的误导,对于身负推进注册制改革大任的监管者自己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后果更严重的自欺欺人呢?

英国alevel

ib课外辅导

ap辅导

ib补习课